【多元深耕多维孵化机制】云南大学附属中学创客空间
“ 老师和我们都是超人! ”
云南大学附属中学(简称“云大附中”)始建于1927年,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光荣革命传统的百年名校,吴晗、李公仆、闻一多等著名学者曾在这里执教。云大附中也是具有现代化教育特色、重视科技教育的云南省重点中学,学校通过改善硬件设施、丰富课程设置、组织各类活动和竞赛以及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等措施,为学生的科技教育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环境。
云大附中长期践行“智能引领,科技育人”的教育理念,通过多种形式的科技教育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热爱,在科技教育上成绩斐然。云大附中学生的科学论文、科技小发明小创造、机器人项目、电脑绘画等作品数量多、质量好,历年来在多项赛事上取得了优异成绩。云大附中也获得了“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云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云南省科研实验学校”等众多荣誉。
优秀的师资配置 一流的创客空间
云大附中重视科技教育的硬件设施建设,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改善和提升科技教育的教学条件。学校设有多个科技实验室,包括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以及计算机实验室等,这些实验室均配备了先进的仪器设备,能够满足学生们在不同科学领域的实验需求。学校还开设了一系列科技选修课程,如机器人制作、编程、3D打印等。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科技领域的兴趣。此外,学校还建立了科技活动中心,为学生提供了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场所。
云大附中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于2018年成立,目前工作室占地350多平米,拥有全国一流的创客空间,配置了乐高、FLL、FTC、VEX、中鸣等各类机器人、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人形机器人、机床、无人机、Arduino开源硬件等设备,成立了机器人、信息学奥赛、科创航模、创意创客等类别的多个科创社团。 云大附中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目前拥有5名全职教师,其中工作室领衔人张峻老师为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国家一级裁判员、全国优秀教练员。同时,学校科技教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有专职和兼职管理人员、专职和兼职科技辅导员以及科技志愿者等,总计近40人的师资配置。 2021年,云大附中在创客空间开启了丰富多彩的创客与机器人类综合劳技课,开设了激光雕刻、Arduino开源硬件、Python人工智能、C++信息学等多门科技课程。这些课程以动手创造、思想碰撞、跨界协作、创新实践为宗旨,以兴趣和自我实现为创新动力,为学生搭建创意分享空间,建立跨界协作桥梁,提高动手创造能力,鼓励积极创造,勇于创新,同学们乐在其中! 师生一起为热爱而拼搏 云大附中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教育活动和竞赛。学校每年都会举办科技节,期间会开展一系列科技竞赛、科普讲座和科技展览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科技的魅力。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科技才能的平台。 比赛能够激发科技少年的热情、创造力、毅力和专注力。云大附中经常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甚至国际级的科技竞赛,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国际机器人竞赛等。在这些竞赛中,云大附中的学生屡获佳绩,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学校学生在各类科技竞赛中表现优异,屡次获得全国、全省一等奖。
2023年4月,第37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云南玉溪举行,云大附中参赛选手在领队张峻老师、段俊成老师的指导下,顽强拼搏、越战越勇。老师们对学生辛勤教导,学生们秉持耐心和热爱,努力拼搏,师生们有时为准备比赛项目会一起奋战到凌晨3点。不懈努力终有回报,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脱颖而出,获得机器人创新挑战赛、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三个赛项全省一等奖第一名,同时获得了机器人普及基础赛省级二等奖等多个奖项。张峻、段俊成老师都被授予“优秀教练员”称号。
2023年8月世界机器人大赛锦标赛在昆明举行,云大附中参赛选手经过两天激战,获得了两个冠军、两个亚军、两个季军的优异成绩!此次比赛时间紧,任务重,张峻、段俊成老师牺牲假期时间和学生一起研制方案,学生积极准备,从资格赛到决赛,学生一路过关斩将,在SuperAI超级轨迹赛这个赛项上,包揽了前五名!学生自信地放出豪言:“老师和我们都是超人!”
这样的劳技课既烧脑又快乐
科技感十足、自带光环,一起到云大附中创客空间开设的创客与机器人类综合实践课上去看一看吧!
在《智造发明家》课上,同学们学习图形化编程、掌控板、HuskyLens、声音传感器等软硬件的使用,并结合kt板、瓦楞纸等材料制作了心情灯、自助超市收银机、噪音警报器、厨房提醒器等创意作品,成为一个个小小发明家。 在《3D打印与创意设计》课上,同学们脑洞大开,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创造力及想象力,通过3D打印把构建出的模型打印出来:投石机、古代水碓、学校校徽和标志性建筑……同学们欣喜地体验着从创意到设计再到实现的全过程。 在《Python人工智能》课堂上,同学们制作了通过人脸识别播放不同音乐的“魔镜”、通过色彩识别发出不同声调的“钢琴”、通过物体追踪及智能云台进行自动追踪的“追光灯”、使用“面部解锁”的智能保险箱等。同学们还通过Python代码编程制作了许多有趣的作品,智能钢琴、智能保险箱、招财猫......一个个有趣的智能设计小作品在同学们手中呈现出来! 在C++课上,同学们用程序代码解决百钱买百鸡、判断闰年、整除、奇偶性、质数、合数、排序、阶乘、斐波那契数列、阿克曼函数等数学问题,一起快乐编程、快乐烧脑! 结语
云大附中推崇“以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用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把严谨的科学知识教给学生”的教育理念,先后指导600多人次获得省级、国家级、世界级奖项。先后4次获得科协全国金牌,实现了云南省中学在全国机器人比赛中金牌零的突破。云大附中通过科技课程、科技活动的开展及科技赛事的积极参与,使更多的学生在信息、自动控制以及机器人等高新科技领域进行着力所能及的学习、探索、研究和实践,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科技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们的科学素质。